人力资源动态
进入6月,不少大学中的打印店开始忙活起来。一本本论文从这里打印、装订,围在机器前的大学生们眼中充满着期待、欣慰,还有些许的如释重负。这些能走进打印店的,都是这个毕业论文季的“人生赢家”,因为他们终于走到了毕业论文完成的最后一步。
而在打印店旁的宿舍中,在不远处的图书馆里,仍有不少学生还在一遍遍修改论文。微博上“论文查重有多严格”这一阅读量1.5亿的热门话题中都是他们的心声。去年,大学进入“严出时代”之后,高校对于毕业论文的审核标准提高了很多。因此,这个论文季,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比往年难多了。
严字当头,论文“划水”已成过去式
“你在睡吗?可是我在写论文睡不了哎。”很多学生在朋友圈里深夜叹息。
来自湖南省某高校的硕士毕业生曲微微发现,今年的毕业季比去年难熬。
“学校明显对研究生要求比去年高多了。我们的论文查重标准是20%,以前即使论文没有达到查重标准,改到30%多也可以‘划水’通过,但是现在卡死20%。”曲微微说。
早在去年9月,教育部就已下发《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》,强调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,淘汰“水课”,打造“金课”,严把毕业出口关,坚决取消“清考”制度。
同年10月,教育部印发的《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》(简称“新时代高教40条”)中更是明确提出,加强对毕业设计(论文)选题、开题、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,对形式、内容、难度进行严格监控,提高毕业设计(论文)质量。加强本科生毕业设计(论文)管理,是狠抓本科教育教学的一项举措。
今年的毕业季,不少高校在“严出”上加强了管理力度。4月,清华大学公布了最新修订的《清华大学学生纪律处分管理规定实施细则》,其中的显著变化就是对学术不端加大了处罚力度,学位论文抄袭者可被开除学籍。而原来的处罚,则是给予“记过以上处分”。
而在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教务处5月6日发布的《关于做好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(论文)查重检测工作的通知》显示,本届毕业设计(论文)查重检测将增加大学生论文(含本届)对比库,凡发现同系、同校学生互相抄袭的,教务处将启动调查程序,情况属实的从严处理。
此外,学校还要求师生签“承诺书”,承诺已经学习了教育部《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》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、代写行为的通知》等,并严格执行教育部及学校有关毕业生学籍管理、课程考核及毕业设计(论文)文件要求。
“之前因为政策较宽,我们可以使用查重率不太准确但价格实惠的淘宝查重,但现在要求必须以知网为准,每次查重需要200多元。”曲微微说。
严字背后,论文季的痛苦是平时“修炼不足”
对于不少大学生来说,论文季的“难”是全流程的,从选题开题,可以一直持续到论文答辩。
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大四学生王旭东看来,写论文本身不是最难的,难的是论文里的实验部分。他表示,自己在毕业设计刚开始的时候,选题和开题答辩都比较简单,而他还在暗自“庆幸”之时,就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。
“因为一个小小的公式的错误,几百条计算结果全部作废,一个星期的努力功亏一篑。每次好不容易有了新的进展,拿去和老师学长讨论,然后发现自己犯了很多低级错误,没办法只能从头再来。另外,因为我的毕业设计是理论性研究,以我现在的能力无法通过严谨的实验来证明理论结果,这也是我遇到的一个问题,就是没有强有力的实践来支撑理论上的结论。”
西安交通大学的大四毕业生于振远表示,毕业的过程“困难特别多”。“我做毕业实验需要用到一个比较复杂的试验台,但是这个试验台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出问题。我们得从头修到尾。实验中,不知道的东西占大多数,真正能够明白的占少数,我的数据出来都奇奇怪怪的”。
除了硬件本身的问题,精准的化学实验对个人操作也有很高的要求。就在接受中国青年报•中青在线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,于振远还因操作的失误搞坏了仪器,令他十分烦躁。
对于大学生在毕业论文季的“痛苦”,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接受中国青年报•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,“学生在知识、能力、表达等方面都存在问题,而毕业论文写作让这些问题集聚在了一起,才导致学生苦不堪言。”
徐飞认为,现阶段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高,主要体现在知识不扎实,学生掌握理论的深度与综合能力欠缺,独立思考、调查研究以及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,这就导致毕业论文的研究选题没有新意,内容没有深度,创新性不足。
“如果学生平时做的很好,他在论文写作时就不应该感到很痛苦,论文反而应该是他自我展现的舞台。”徐飞说。
哪些能力可以破题“论文难”
近年来,不少专家和高校教师表示,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差,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科学写作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不足,导致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写论文就是在写毕业论文。学生不知从何下手,指导老师苦不堪言,论文的质量也往往不高。
对此,徐飞认为,提高学生科学写作水平十分必要,本科阶段高年级应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,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及学术写作,或者是通过学术讲座的方式,专门对学生如何写作毕业论文进行指导。
去年,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宣布面向2018级新生开设“写作与沟通”课程,预计到2020年覆盖所有本科生,并力争面向研究生提供课程和指导。这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。5月底,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发布教师招聘启事,面向海内外优秀学者、博士后及应届博士生再次招聘10位教师。
据悉,课程采取1学分和2学分两种并行模式。各个课堂共同讲授的,主要是说理文写作的范式以及如何去修改和完善一篇文章。更具体地说,主要包括选题立意、整理文章思路、建立逻辑结构、检查与修改语病、优雅化表达等,但话题则由学生自主选择。课程不强制使用统一教材,重要的是整个流程上训练要求的一致性。
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、教务处处长彭刚曾表示,写作训练首先应该是思维的训练。“发现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,这对学生来说很重要。要会写,先要学会思考,学会有条理、有层次的思考,这也是我自己期望的最高标准:写作课程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,也是一门让学生‘开眼’的通识课”。
而对于学生在毕业论文季的“苦不堪言”,徐飞认为,除写作能力的欠缺以外,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。
从学生的角度来讲,平时接触的知识多,学得不够扎实,存在浮光掠影、浅尝辄止的现象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过于依赖搜索引擎,在记忆和独立思考方面存在不足。“什么东西都唾手可得,什么都有答案,学生会觉得‘我干嘛还去学’,这是蛮大的一个误区”。
另一方面,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,没有结构化、条理化、系统化,也没有把别人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。这就导致在最终需要条理化的文字呈现时,学生就“傻眼了”。
而且,“很多学校师资力量捉襟见肘,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科研上。在教学方面,放在本科生与放在硕士生和博士生身上的精力又不一样,本科生是老师精力投入最少的群体,这也是学生论文写作难的重要原因。”
徐飞认为,尽管从学位条例的角度讲,本科生不像硕士生和博士生,必须要提交论文才能取得学位,但坚持要求本科生提交毕业论文的惯例是很有必要的。“毕业论文可以全方位地、综合地展示和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,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本科生写毕业论文更重要的是过程,从选题到资料收集,再到论文组织、写作、修改,最终成稿,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训练的过程”。
“毕业论文是学生的最后一次大作业。”徐飞说。
来源:叶雨婷、叶芃/中国青年报